《艺术与民俗》采用尾注格式。现分图书、期刊、报纸、未刊文献、档案、网络资料、课题项目和外文注释分别加以说明。作者投稿时,请按此规范执行。
1. 图书
征引图书的基本项目及顺序:①责任者,②书名,③卷册数,④出版者及出版时间,⑤页码。再
次征引同一著作时,省去出版者及出版时间,译著同时省去译者。
(1)责任者。如果是撰著,在姓名后直接加冒号;如果是编、校注等其他形式,需在姓名后加编、校注等字样。责任性质相同的两个或三个责任者,中间用顿号隔开;三个以上责任者时,只取前三个责任者名字,其后加“等”字。责任者为机构、团体等时,与个人责任者相同。译著需标明原著者的国别,国别加“〔〕”;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原著作者姓名之后。古籍的责任者前需标明时代,时代加“〔〕”。
例1:马未都:《瓷之色》,故宫出版社2011 年,第77 页。
例2:王治禹主编,恽薇薇编校:《民国博物馆学经典》,文物出版社2014 年,第33 页。
例3:中国古陶瓷学会编:《龙泉窑研究》,故宫出版社2011 年,第115 页。
例4: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53 页。
例5:〔明〕宋濂等:《元史》卷七《世祖本纪四》,中华书局1976 年点校本,第144 页。
(2)书名。书名内又含有书名,用单书名号标识。书名中有补充说明时间范围的文字,应放在书名号内;著作的副标题应与主标题一并标注。
例1:罗国威:《敦煌本〈文选注〉笺证》,巴蜀书社2000 年,第23 页。
例2: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年,第185 页。
例3:蔡琴:《浙江博物馆史研究(1929—1966)》,中国书店2014 年,第15 页。
例4:朱伯谦:《揽翠集—朱伯谦陶瓷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 年,第89 页。
(3)卷册数。部分图书的卷册后还有补充说明的文字,以括注的形式表示。
例:杨宪邦:《中国哲学通史》(第3 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第123 页。
(4)出版者和出版时间。所引图书应标明出版者和出版时间;出版者及出版时间不完整时,须将所缺项目说明。影印版的图书要标明是影印本。
例1:翁同爵:《皇朝兵制考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影印本,第858 种第3 页。
例2:中国西部博物馆编:《中国西部博物馆概况》,出版者不详,1947 年铅印本,第7 页。
(5)编辑作品(如论文集、作品集、书信集、文件汇编、档案资料选集等)。编辑作品要标注析出文献( 文章) 的作者名和析出文献的名称等,其格式为:①作者姓名,②篇名,③编辑者姓名,④书名,⑤卷册数,⑥出版者及出版时间,⑦页码。
文章作者与书作者一致,后者可省去。征引文件、档案、书信,要在所引篇名后用小括号标注成文时间(如文章正文中已有,其时间可省略)。
例1:《税务处致内务部公函》(1913 年12 月27 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文化》(第3 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185 页。
例2:《傅斯年致李济》(1935 年12 月25 日),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主编:《傅斯年遗札》(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99 页。
(6)图书中序跋、前言、后记、按语、编辑说明等。如果其为作者自己所写,可直接标注于书引号内;如果由别人所写,或由作者自己所写,但有单独标题,应作为析出文献标注。
例1: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为历史学辩护·译者的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 页。
例2: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为历史学辩护·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6 页。
例3:郭崐焘:《云卧山庄尺牍》,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73 年,第113 种第141 页。
(7)古籍及方志。古籍的标注与普通图书基本相同,需要注明责任者,书名,卷册数,出版者及出版时间,页码。但成书过程比较复杂的先秦典籍,如《论语》,官修的大型典籍,如《明实录》《大清会典》等可不标注作者。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但要注明版本和页码,书名前面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号(年代)。古籍及方志卷次以汉字或书籍原本的表述形式标出,并标注页码;涉及具体篇目的,
在卷次后加上篇目名,篇目名加书名号;涉及具体条目的,在卷次后加上条目名,条目名加双引号。
例1:陈戍国:《周易校注》,岳麓书社2004 年,第32 页。
例2:《清穆宗实录》卷二十一“同治元年三月丁亥”。
例3:陈应芳:《敬止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577 册第30 页。
例4: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 年,第352 页。
例5:〔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74 年点校本,第345 页。
例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七“绍兴十年七月乙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影印本,第836 页。
例7:民国《广宁县志》卷七《赋役》,民国十七年铅印本,第180 页。
2. 期刊
征引期刊文章,标注的项目和顺序为:①作者姓名,②文章名称,③期刊名称;④出版时间、卷册数或期号。与其他刊物同名、流行范围较小、较少见的期刊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期刊应在刊名前注明出版地点。出刊周期短于半月者( 旬刊、周刊、日刊等),出版时间精确到日。
例: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 年第2 期。
3. 报纸
征引报纸文章,标注的基本项目和顺序是:①作者姓名,②文章名称,③报纸名称,④出版年、月、日;⑤版次,有同名的报纸应在报纸名称前标明出版地点。栏目名如需标示,放在报名后,用引号标出。
例:詹光德:《创设博物院》,《申报》1875 年11 月4 日第1 版。
4. 未刊文献
(1)学位论文。征引未出版的学位论文中的内容,要标明作者、文题、所属学术机构、完成时间、类别和页码。
例:牛成志:《民国时期“国画研究会”研究》,中山大学2005 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3 页。
(2)会议论文。征引未出版的会议论文中的内容,要标明作者,文题,会议名称、地点及时间。
例:陈卫星:《明清官窑瓷器研究—以瓷器绘画为中心》,中国古陶瓷学会2009 年年会,广州,2009 年。
(3)未刊手稿。征引未出版的手稿时,要标明藏所,藏所后加一“藏”字。
例:《蒋中正日记》(手稿本),1939 年9 月23 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藏。
(4)未刊函电等。征引未刊函电等时,应依次注明名称、时间、藏所、日录编号。
例:《容庚致郭沫若函》 (1962 年2 月20 日),广东省博物馆藏,近:1–2039。
5. 档案
档案标注的项目与顺序依次为:①文件名称(加书名号),②时间(加括号),③藏所,④档号,全宗号、日录号、案卷号之间加横杠“–”间隔。
例:《上海银行公会紧要通告》(1948 年10 月25 日),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档号:S173–1–465。
6. 网络资料
网络资料限以数据库公布的档案文献和官方网站原始性资料为主,若网上公布的资料有纸质出版物,则应以纸质出版物为据。中文网络文献资料著录格式,除按照相关中文文献著录格式进行著录外,亦需在后著录文献所在网页网址。
7. 课题项目
课题项目在标题右上角以尾注形式列出。项目名称用双引号,项目编号放圆括号内。
例:基金项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一般课题“甲骨文物保护用羟基磷酸钙复合材料研究”(2013–YB–380)。
8. 外文注释(以英文为例)
(1)著作
英文著作的标注项目及顺序为:①责任者,②书名,③出版者及出版时间,④页数。
例:Jeffrey Abt, The Origins o f the Public Museum,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p.115.
(2)论文
论文标注的项目和顺序为:①作者姓名,②文章名,③期刊名称和卷册数或期号,④出版时间,⑤页码。
例:Austin C.C., Lizard Took Express Train to Polynesia, Nature 399, 1999, pp.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