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010 特稿 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Feature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be a Faithful Keep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考古前沿
020 再论丝绸之路前的彩陶之路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Painted Pottery Road before the Silk Road
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彩陶之路”是史前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和早期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之路,包括顺此通道中西方文化在金属器、农作物、家畜、宗教、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交流。“彩陶之路”从公元前 4千纪一直延续至前 2 千纪,跨越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各个阶段,其中彩陶从西到东的影响至少可达中国甘青地区,从东向西的影响至少可到中亚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具体路线虽有许多,但大致可概括为以青藏高原为界的北道和南道。“彩陶之路” 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前身,对早期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关键词:彩陶之路 丝绸之路 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
033 稻作南传:岭南稻作农业肇始的年代及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背景
Southward Spread of Rice Cultivation: The Initial Period of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Lingnan Area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Livelihood Model of the Community
杨晓燕1 李 昭2 王维维3 崔 勇4(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2.英国莱斯特大学;3.澳大利亚国立大学;4.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5)
内容提要:岭南是长江中下游从事稻作农业人群向南亚、东南亚殖民的必经之地,但受湿热的气候条件和酸性土壤的影响, 植物遗存保存不理想,植物考古工作开展较少,稻作农业在该地区发展的时间以及农业发展以前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都所知甚少。本文对广东佛山高明古椰遗址和韶关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进行了直接的 AMS14C 年代测定,并对古椰遗址和台山新村遗址获得的植物大遗存及石器表面残留物进行了种子形态、植硅体和淀粉粒分析。年代测定结果显示, 稻作农业传入珠三角的时间还不确定;植物遗存研究结果则表明,在稻作农业发展以前,不仅是块根块茎类植物,棕榈、芭蕉、坚果等也是人类的主要植物性食物。因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稻作农业发展以前的生计模式包括了采集坚果、蕨根等野生植物,管理甚至种植棕榈、芭蕉、慈姑、荸荠等,同时渔猎。这种生计模式,可能代表了稻作农业发展以前,珠三角甚至整个亚热带、热带亚洲东南部人类社会的生计模式。
关键词:稻作农业传播 生计模式 植物遗存 珠江三角洲
048 广州市南郊官洲岛花果山一号东汉墓
Huaguoshan Tomb No.1 of Eastern Han Dynasty on the Guanzhou Island of Guangzhou South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06 年 8 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广州官洲岛的基建工地进行调查时,于花果山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砖室墓,墓室因基建施工已被局部破坏。经紧急抢救发掘,清理出一批器物,有陶器、青铜器等,主要有舞乐俑、套盒、耳杯、熏炉、罐、壶以及青铜镜等遗物。
关键词:广州 花果山 砖室墓 东汉晚期
博物新知
062 藏品范畴与博物馆多样性的实现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the Museum and Its Collection Categories
龚 良(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210016)
内容提要:博物馆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服务对象从“物”转为“人”,藏品从“文物和标本”转到“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传播渠道亦发生了迅猛的变化,因而博物馆面临着扩大藏品范畴,丰富展览形式,以及实现博物馆多样性发展的任务。本文梳理了博物馆定义的变化和藏品的变化过程,明确了博物馆藏品的多样化过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也是为了实现博物馆多样化。实现博物馆多样性的要求,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必须明确追求博物馆的特色,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关键词:博物馆 藏品 多样性 实现
069 博物馆 IP 授权与文化衍生品的开发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P Derivative Cultural Products of Museum
冯倩倩 林德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内容提要:IP 授权即知识产权授权,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开发之中。博物馆 IP 授权指博物馆将馆藏资源包括文物、艺术品的版权等授权给其他机构用于文化产品的开发。IP 授权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我国博物馆 IP 授权处于起步阶段。参考国内外典型的博物馆 IP 授权案例,运用恰当的文化衍生品开发策略,博物馆 IP 授权将为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带来更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IP 授权 博物馆 文化衍生品 开发策略
075 学习载具:作为媒介的自主选择式展品标签——以文物展品盔形器为例
Independent Choice Labeling of the Exhibits as a Learning Device: A Case Study of Helmet-Shaped Artifacts
单琦惠(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博物馆的高度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览的可接近性,因而展览对普通人群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受到新博物馆学影响,博物馆正在经历由“物”及“人”的重要转向。为了使馆藏文物的展陈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笔者基于展品标签与阐释性展品标签,尝试提出“自主选择式展品标签”的设计构想。本文试以商周时期鲁北地区出土的盔形器为例,通过风格编辑和统筹阐释,实现依据特定展陈需要和特定人群来灵活旋转展品标签、自主建构学习体验的愿景,以期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科研优势和馆舍特色,促进博物馆展品阐述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研究者和高素质公民。
关键词:博物馆学习 展品阐释 自主选择式展品标签 盔形器
文物天地
082 广州出土五代南汉国“马氏二十四娘买地券”考
Research on The Land Deed of the Southern Han Unearthed in Guangzhou
陈鸿钧(广州博物馆,广东广州,510040)
内容提要:南汉国(917—971)为唐后五代十国之一,霸踞岭南一隅,国祚 54 年,几与五代相始终。清末广州城郊出土一方南汉后期的买地券—马氏二十四娘买地券,此买地券即在南汉后主之时,流转有序,卓有声闻,其规格、行文、辞章均合于中古时期墓券之制。其所记买地时间、亡人所属郡治、所买之地地名,均详悉载录,考之于史,略可相证。
关键词:地券 南汉 广州
088 南汉昭陵出土青瓷的特点及产地初步分析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Provenance and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ladon Unearthed From the Zhao Mausoleum of the Southern Han Kingdom
牛 沛(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30)
内容提要: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对南汉昭陵出土的 10 件青瓷残片做了成分分析,并结合样品的物理性能,总结了昭陵青瓷样品胎釉组成及性能特征。通过与南汉德陵、康陵及广东、广西和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唐至北宋窑口出土的青瓷进行对比,明确了昭陵青瓷样品的产地范围。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为高铝低硅质青瓷,由南汉本地窑口烧造的可能性极大,个别样品已经采用了钙碱釉的配料技术。
关键词:昭陵 青瓷 胎釉化学组成 物理性能 产地
094 “华音宫”陶文考释
Interpretation of Inscription on Pottery of “Hua Yin Gong”
王 鑫(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内容提要:南越王宫苑遗址是我国重大的考古发现,为研究南越国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南越国二号宫殿遗址出土了一件戳印有“华音宫”三字的陶提筒盖残片,似乎为二号宫殿的名称提供了实物依据,然而“华音宫”三字的含义几乎没有学者做出严谨的考释。在对“华音宫”三字逐个梳理释义后,发现在春秋时代“诸华”与“诸夏”都表示文化、礼制较为先进的中原诸国,汉时“华”字代表的范围扩大,寓指汉朝的统治区域。本文在结合前人对“音”字和“宫”字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华音宫”的寓意为华夏之音的宫殿,这三个字或许寄托着南越国主赵佗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华音宫” 华 考释
遗产世界
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戏剧保护——以广东省稀有剧种保护工作为例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s in the Scop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Rare Opera Types of Guangdong
蓝海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广州,510075)
内容提要:稀有剧种流行于特定的地域范围,历史悠久,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间审美取向,为我们研究历史、戏剧、语言、舞蹈、音乐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亦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然而,当下稀有剧种面临着受众稀缺、市场萎缩、人才流失、无力传承等挑战。本文以流行于广东省的四个稀有剧种—正字戏、白 字戏、西秦戏和花朝戏的保护和传承为例,讨论稀有剧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抢救性保护、活态传承以及传承体系的完善等议题,以期为学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稀有剧种 广东省
106 试论文物保护区划的三个阶段及相关问题
Discussion on the Protection Zoning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under Government of China
朱明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30)
内容提要:保护区划作为一项法定的文物古迹及其周边空间的安排形式,既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屏障,也是实施有效管理的有力手段。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应从技术和制度设计两个维度加以考量。文章通过对保护区划的产生及运动过程做分段考察,提出在划定阶段应重视文物本体的准确界定及区划与现状的协调;公布阶段可考虑下放较低保护等级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的公布前审批权限;管理阶段则应在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基础上,对保护区划内的建设工程活动实施分类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区划 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
112 清末民初广州传统建筑壁画画师研究
A Study on the Mural Artists of Guangzho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劳楚静(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30)
内容提要:笔者基于对广州市传统建筑壁画的调查和拍摄,通过对壁画落款信息的提取,发现了一批活跃于清末民初的优秀壁画画师。本文选取了其中 6 位壁画画师和 1 个壁画家族,尝试整理出画师的籍贯、生平、执业范围,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壁画画师们的艺术风格,研究其传承关系,为广州传统建筑壁画的学术研究提供资料和思路。
关键词:广州传统建筑 建筑装饰壁画 画师
122 注释规范和稿约
Annotation Specifications Notice to Contributors